很多人开始瑜伽之途都是为了有一个健康和美好的身体;但是真正的瑜伽是一种更深的追求,是向内的旅程和发现真实去除“无明”的过程(点这里了解无明是什么),其终点是我们和自己脑中虚妄的“我”的概念的分离。

瑜伽练习者可以从追求身体上的效果开始进入瑜伽之门,但是走过一段之后-也就是练习一段时间之后,瑜伽爱好者们自然而然会分成两类人:

瑜伽修炼者这类人开始了真正的瑜伽之路-开始探索自己,开始修行《瑜伽经》的八只瑜伽,尤其是开始的两支yama/niyama(阿斯汤加Ashtanga的真正含义)。在西方,这类人可能在瑜伽爱好者中100人中有一个,在中国可能1000个瑜伽爱好者中也不一定有一个。

“瑜伽”运动健身锻炼者另外一类虽然还在做着各种体式,但是没有八支追求的维度和内在的探索。这时候实际上也就是用了“瑜伽”的名字而已,和圣哲帕坦珈利传给后人的yoga这个梵文特指的内涵没有什么关系了。

说句不是很中听的话,这样的练习者外表看上去练习的是瑜伽体式,但是和普拉提健身房广场舞杂技体操没有本质的区别,有的区别完全是技术层面的(如体式造型肌肉使用的方法呼吸顺位班达等等,这些都是技术方法论不足以让她们的练习成为瑜伽)。

在这个分叉口,第一类人进入了瑜伽之门,开始了真正的瑜伽之路,不管她们的体式练习水平如何,她们修炼的是古人传下来的瑜伽。而第二类人练的是用了瑜伽名字(带引号的瑜伽)的运动,而第二类人没有看到或者是拒绝了一个人类文明给我们传承的一个升华人心灵的机会。一辈子都在门口徘徊,可能比还没有找到门的人(无缘与瑜伽的人)更幸运,但是在门口就止步不前却有点像错过了此生。

为什么有人走入内在找到“瑜伽”,而有人始终在门口(Asana)徘徊?很多人说,没有真正开始瑜伽之途的人可能是没有碰到导师帮助她们开启瑜伽的修炼,也就是缺少深入瑜伽的机会;但我更愿意相信的是因为人的“业力”(karma)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但是此时的果虽是过去的因,但此时的因也可以结下未来的果;而不执著于任何东西,包括体位的形和瑜伽体位法给身体带来的美好的感觉既是很重要的修行。

但是即使你开始了内在探索 - 开始了帕坦珈利传承下来的瑜伽修炼,这个旅途也不会一番风顺。当你深入瑜伽,你就知道往往和你每天体式练习一起出现并陪伴着你的是一些复杂的情感、负面的情绪和混乱的思维...还不用说生活中任然存在的各种不如意。

甚至更可怕的是:有时瑜伽会唤醒人深埋的情感和行为模式,把它们带到表面。比如练瑜伽可以让人更加沉溺于一个不良习惯,更加脾气暴躁。经常有人练完阿斯汤加就去寻衅吵架,或者对身边的人发脾气。

还有的ashtangi练习不仅没有让自己谦卑反而ego大的不得了(我就是这类人的一个)。有时甚至我们会在练习过程中就有无名火蹭蹭地蹿了上来, 但下一刻就会想我到底怎么啦,我怎么会这么“不瑜伽”呢!我练的是不是有问题?!

你也许会疑惑:“说好的内在和平呢?,说好的静心呢?说好的走入内在呢?瑜伽不是让我们内心平静吗?怎么会越来越不平静了?” 。事实上,瑜伽的终极目的的确是这些,但是如果你期望练了一个月的体式(这里可以把一个月换成5年,10年,或者一辈子)就想达到这个效果,可能你把瑜伽当成灵丹妙药了,对不起,瑜伽会让你失望的。

练习的下一站并没有停靠室外桃园,而瑜伽首先带我们到了一个地点叫真实,带我们去接近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真实。瑜伽最贴切的比喻是光,她照亮你的现实,她召唤你勇敢地面对你看到的现实。不论你看到的是什么,她让你平静地接受它,而不是要努力去抗拒或改变。

瑜伽之光照到之处,你看到悲伤:那是深埋在你身体里的悲伤;你看到愤怒,那是你原本就有的愤怒;你看到自傲,那是潜意识用谦卑刻意掩盖的骄傲...瑜伽揭掉了潜意识给这些怪兽装饰的层层面纱,这样我们才能与这些怪兽会面,与它们共舞,只有这样这些怪兽才会失去控制你的力量,你才能收复你在它们阴影下的生命。

不论你愿意不愿意承认,我们都刻意地逃避着恐惧,克制着情绪,压抑着欲望....为社会,为家人,为理想中的自己而“出演”着生活。印度的瑜伽先贤早就告诉过我们人人心中都有几个怪兽:欲望,愤怒,贪婪,自傲,嫉妒;不管我们练了多少节瑜伽课,这些人的本性还是会时常的出来和我们玩耍一番。我们会怒,会鸡冻,会悲伤,会骄傲.... “为什么这个老师给这么傻的人新体式!我做的这么牛叉难道她瞎了吗?”;但多数时间怪兽们的踏雪无声地来到我们身体,让我们闷闷不乐,懒懒的,打不起精神起不来床....

帕坦加利《瑜伽经》告诉我们我们能够彻底走出这个精神漩涡,清楚各种脑中的障碍(,方法就是....瑜伽!

瑜伽的方法不是保证让你“变成”好人,而是让你去做好人 -而这个做就是每天生活中的小事情,是长期自律的修炼,是累计微小变化而产生的完整的蜕变。记得有个圣人说:瑜伽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门科学,也是最严谨的科学:你做ABCD这些事,肯定会有XYZ的结果。ABCD就是八支,XYZ就是心念的静止。

八支瑜伽简意:

1、制戒 Yama,指为改进外在行为所需遵守的行为规范,自制。包括:非暴力、诚实、不偷盗、节欲和不贪婪。

2、内制 Niyama,指为改善内心环境,每天实际应做到的行为规范。包括纯净、自足、自律、内省和向神性的臣服。

3、体式 Asana,指让人感觉舒适并能长久保持的身体姿势。体式给身体带来健康和轻盈,稳定的体式也可以带来我们内心和精神的宁静。

4、呼吸控制 Pranayama,对呼吸的延长和控制。主要包括对吸气、呼气、吸气与呼气之间的停顿(内悬息)、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停顿的控制(外悬息)。

5、制感 Pratyahara,指通过控制感官,使练习者从对外关注转移到向内在专注的状态。

6、专注 Dharana,指意识集中在一点,大脑不再波动,而是集中在一个事物上,是进入冥想的初始步骤。

7、冥想 Dhyana,指意识能长久的集中,并不会被外在的事物所干扰,此时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会从表面逐渐深入到本质。

8、入定 Samadhi,在入定的阶段,不再有具体的冥想对象,而是意识进入到空灵的状态。身体和感官都处于一种休息的状态,心灵隐藏的力量被逐渐开启,体悟到生命的最高智慧。

瑜伽的体式练习只是方法ABCD一小部分,她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具-八分之一支:我们用它来揭下我们内心一层层的保护色,让我们看到我们的真实的感情漩涡,通过体式来培养对身体和大脑的知觉和敏感度。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失去了对负面情感保护迷彩,从而会激起情感漩涡,感情(很多是负面的)甚至会失控。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怀疑自己,我们会怀疑瑜伽,我们会有强烈的对瑜伽的反叛,希望回到以前的生活。也正是这时候,我们需要其他七支的加盟来帮助我们渡过这内心波涛汹涌的航道。你要想有一个丰满完整的人生,你要想活一个智慧有识的生命,这个航道是必经之途。

瑜伽的分叉口到了,你走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