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人去看中医会发现医生除了询问病情,还要让你伸出舌头看看舌苔。如果舌苔很腻,一般会嘱咐你忌口补药,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还要保持饮食清淡。
这里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舌苔厚腻时要忌口,甚至补药都不能吃?
忌口可减轻消化负担
防止脾虚生湿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舌头是消化道的延伸,舌苔最能反映消化道的洁净程度,最能看出胃肠道是不是有积滞。
一般来说,舌苔厚腻是体内有湿邪阻滞的标志,如果非要在此时吃补药,或是吃那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只会累坏你的胃肠,使你的脾气更虚。为此,从这个角度上看,舌苔腻时忌口,其实在给消化系统减负,相当于是在养脾。
至于中医说的“保持饮食清淡”,其实是指减少肉蛋奶类脂肪、蛋白质的摄入,不吃重口味的食物,多吃五谷和蔬菜,其根本目的也在于保护脾气。很多老中医对肉蛋奶类食物很是节制,甚至有些人的晚餐只用粥搭配适量蔬菜,就是为自己的身体“节能”,防止脾虚生湿。
我们吃下去的食物不同,身体消化这些食物所消耗的能量有所不同,这在医学上称为“食物热效应”。中医提倡多吃五谷,少吃蛋白质、脂肪这类食物的原因,就在于人在吃五谷时,身体消化它所用的能量要比消化蛋白质的低,能更好的节约脾气。
现代营养学上有这样一个比喻:人活着必须吃东西,因为食物才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但如果你是靠吃蛋白质来获取基础能量的话,就等于烧家里的红木家具来取暖。这种做法看似在补充营养,其实非常不划算,如果具体到消化道就是加重了消化的负担,也就是中医常说的脾虚。
脾为后天之本
进补要有效,祛湿为首要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意思是脾气要随着增龄才能逐渐强壮。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是无肉不欢,很可能从小就开始脾虚,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其他脏腑,最后拉虚整个身体。
比如,很多孩子从小无肉不欢是个小胖子,在突然生了一场病,这个病可能不是什么大病,可能就是常见的感冒或是消化不良,之后孩子就开始逐渐变成了吃什么都不胖或者什么都不想吃的瘦子。
之所以小胖子会变成小瘦子,这就是因为之前的无肉不欢,过度消耗脾气导致的脾虚和体内湿气严重。
薏仁
为此,当舌苔厚腻时,就算身体虚弱需要进补,最好也先用健脾祛湿的药物,比如保和丸、二陈丸,或是用陈皮、薏米作为茶饮,把肠胃打扫干净,把体内的湿祛除后再进补。
与此同时,一定要忌口红烧肉、鸡腿这些油腻的食物,如果是孩子还要忌食他们喜欢的甜饮料,否则只会徒增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