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起洛阳,大家总会不约而同推荐一个地方:丽景门,体验老洛阳,到丽景门;吃在地美食,到丽景门;拍古都网美照,到丽景门。似乎做为一个洛阳旅人,丽景门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地方。

来到当地,你更会听到当地人跟你霸气宣称: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还没去之前,丽景门的魅力指数一直是个谜,究竟丽景门为什么对洛阳这么重要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丽景门位于洛阳城东边的老城区,如果你想体验进城的感觉,可以从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往东步行20分钟,就能看见雄伟的丽景门;如果你想体验出城,则可以从十字街出发,沿着满街美食的西大街走10分钟就能抵达。

固若金汤的半月型防御系统丽景门从外面看起来就是比一般城墙盖得更高更厚而已,但其实门内大有来头。丽景门的防御体系是古代城门当中最完整的,包含了箭楼、城门楼、护城河,以及半月形的瓮城,每一道设计都基于发生攻城战时如何层层防御,层层歼敌。

如果从城外进来,先会从护城河上的丽景桥进入第一城门,城门后就是瓮城。在古代,如果第一城门被攻破,半月形的瓮城可以设下埋伏,在狭窄的空间中围剿入侵者,这样严密的防御功能,都藏在丽景门第一城门里头。

现在没有了入侵者,城门上的士兵都被一间间店铺取代。想要观景的人可以买门票登上丽景门的城楼,可以俯瞰壮观的瓮城,以及城门后面的西大街。

城楼上是众神的居所城楼上是一处别有洞天的地方,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丽景门上有很多寺庙,包含了第一城门楼的天后宫,第二城门楼中央的九龙宫、贤良庙,以及两边的观音阁与城隍庙,其中城隍庙在明清时期是香火非常鼎盛的地方。

每年七月半,都要举行盛大的城隍出巡,让老百姓瞻仰一下城隍爷的威严。除此之外,在回廊上还有记录乡土文化与名人的河洛文化走廊,以及洛阳帝王史馆,还没进城之前,就有很多好看的东西。

进城马上被美食包围走进丽景门之后,迎面而来就是以洛阳在地美食着称的西大街,这里的街道与建筑是由明清洛阳城所改建,因此又称明清一条街,从这里到十字街沿路上都是餐厅和路边摊,特别是洛阳第一小吃不翻汤,在这里可以找到超过20家以上,还有非常有洛阳特色的牡丹花饼、牡丹花酥,都能在这里吃到最道地口味。

初代丽景门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游玩丽景门,难免会发思古之幽情,想认识丽景门的过去。

历史上的丽景门诞生于隋代,是隋唐洛阳皇城西面的其中一扇宫门,但位置比今天更靠近洛河一些。丽景门在隋唐时期是一处中央官员专用的大门,因为门内靠近朝廷中央的各级机构,官员们就习惯从丽景门出入皇宫。

另一方面,因为丽景门的北边是太社,是皇帝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丽景门的宗教功能在历朝历代都被延续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丽景门上有这么多宫庙的因素。

到了武则天时期,丽景门曾经变成一处肃杀森严的地方,热衷政治斗争的武则天在丽景门内设下监狱跟特务机构,由唐代著名的酷吏来俊臣掌管,来俊臣善于罗织罪名与研发酷刑,在丽景门被诬陷下狱的人几乎没能活着走出去,因此当时有人称丽景门为例竟门,意思是进了此门以后,将按照惯例将难逃一死。

肃杀的丽景门随着武则天驾崩后走入历史,唐代的丽景门也随着隋唐洛阳城的荒废而消失,此后洛阳城铅华洗尽,沉寂了数百年。

多次重建 成就了永恒的洛阳印象明朝时期,终于在金、元旧城址上重建了砖造洛阳城,当时的设计共有四座城门,西门也取名为丽景门,颇有像唐代丽景门致敬的意味。不过明代版的丽景门随着明末李自成攻陷洛阳后就毁坏了,后来清朝顺治皇帝下令重修了清代版的丽景门。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便于疏散民众拆除了部分城墙,丽景门又再次走入历史。如今我们所见的丽景门,是2002年依据清代洛阳城的城门遗址倣建,是现代人向清代丽景门致敬的作品。

丽景门这个名字历经千年多次的浴火重生,在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不同的身影,突然明白丽景门对洛阳人的记忆,是从久远以前就一代传过了一代。战火虽然能摧毁实体的建筑,却摧毁不了洛阳人的记忆,难怪洛阳人会把丽景门当成洛阳城的代名词。想起当地有句话说一朝步入丽景门,一日重温千年史,突然有所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