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张靓颖上了热搜,热搜内容是退一步会蹬鼻子上脸。
热搜内容是张颖接受了一个采访,介绍了她在《中国新说唱》唱新歌《dear Jane2》的原委。
张靓颖说她刚开始没想写这个,但是看到网友一波又一波地拿她以前的事情来说,可能是生气了,于是在网上花了4个小时多小时收集资料,把网友骂她的话,写成了rap。
工作室发出的歌词里有很多叉掉的字,到成稿改了很多次,因为有一些原封不动的辱骂因为过于难听而不能用。
在被问到这些会不会刺激到她时,张靓颖说,事情本身不会刺激到她,她就是觉得烦,没完没了。
她从前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最近她写在手机上的感悟就是:退一步蹬鼻子上脸。
张靓颖说的那首歌之前也上了热搜,歌词确实令人咂舌,这个词语放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而是用来直观形容听到这首歌时的表情状态。
没有人会想到,张靓颖能够把她人生所有的污点放在歌词里,用rap的形式直抒胸臆。词曲都是她,随便拎两句给你们看看。她去了格莱美,红毯蹭的真是不要脸。她学历是假的,英文是背的。她最会崇洋媚外......国际标签全身贴怎么贴都是倒贴。我的现男友也是我的前伴郎。撕我这事没人能比我妈强。
演唱会求婚求出圈......拿不到户口本也要办婚礼,为可笑的面子。
这rap基本上把自己所有的黑点,都复盘了一遍。土、蹭红毯、崇洋媚外,刷数据、演唱会向冯轲求婚、妈妈手撕冯轲。
其实最戳我的是以下几句:
什么才能伤到她,只有她自己了如指掌,是爸爸回家要4岁的她去洗他的袜子,是长辈的那句谁让你不是个男孩子......
雄鸡断尾啊,把可能之前不为人知的,藏在深处的原生家庭伤痕,那些真正无法愈合的还在汩汩淌血的口子,掀起衣角,指给人看。
怎么说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前一段还是在趾高气扬地宣战,这一段像是突然停下扇自己的耳光,吓得对手倒退三步,惮其之决绝。
这种类型的歌,比如说张雨琦,杨超越,李小璐,这些同样备受争议的女明星来唱,爆发的路径通畅,她们从来都是敢爱敢恨的性格,围观群众只需要捧个场。
可张靓颖唱出来舆论观感完全不一样。她在娱乐圈,属于那种低调、隐忍、甚至有些苦大仇深的典范。几乎是没有任何缓冲和转折,就在你面前炸了一个雷,变成了real的rapper里最real的那个。
我们聊过十几年前的超级女声,大家也知道,当时我投票投给了张靓颖。
后来我分析过自己当时的选择。当年我20出头,在一个极其传统家庭里长大。虽然叛逆是我整个青春期的主线,但原生家庭带来的,对女性的宗族性画像已经铭刻在我的审美里——
女孩子应为大家闺秀,慈眉善目,持重审慎,落落大方。为人行事也不要多什么花花肠子,不屑追求什么个性样子。
所以当时的张靓颖,就是我心中完美女性的内心投射。
你看她站在台上,就是中国传统女性温婉稳重的大气磅礴。唱歌技巧四平八稳,令人放心,海豚音技惊四座,是她稳健里突破性的实力证明。
没有什么先锋的发型,也没有什么性格的耍玩,她就站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唱歌,不卑不亢,不争不抢。
十几年过去了,时代和女性都在往前走。时代变得兼容并包,当时的周笔畅和李宇春,颠覆时代审美的两位,已经从历史的先锋变成了当下的时尚。
证明了她们当时的一飞冲天,来源于下一个下时代的现代性。
女性的独立大胆成为主流,一张独立女性牌是大王,会怼男权那是王炸,看看思文和杨笠。
而张靓颖在时代的前行中,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在潮水退去后,还站在沙滩上。所以她在演唱会上的求婚,以及后续一系列和冯轲私生活的曝光,才让人瞠目结舌。
一个持续在娱乐圈占有一席之地的女明星,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向比自己大18岁,18岁就在一起时的男友求婚。而对方在台上,没有欢喜,没有应允,是一种尴尬的局促。
之后才像利益共同体那样,补齐了解释说明和求婚。求婚现场,冯轲真是满脸都写着高兴。
这个时候张靓颖的妈妈出来了,状告冯轲和其公司,向公众公开了三点:1、冯轲让自己的女儿被小三。2、冯轲转移张靓颖的资产。3、冯轲行为不检点。
冯轲限制张靓颖的人际交往,把她从各方面剥离成一个空壳。十几年,张靓颖手上只有一张信用卡,一百现金都掏不出。
我前段时间去北京出差,小道得知这些居然都是真的。而张靓颖当时的求婚,大约是出于自己的自省,就是我都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他了,他还没有向我发出婚姻的请求,是不是因为我交付的还不够?
闹得满城风雨之后,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张靓颖说服了妈妈撤诉,一起出来做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声明,虽千万人吾往矣,和冯轲结婚了。
最后她和冯轲离婚收场,也没有引起什么震动,没有人看好这对夫妻,评论里充斥着我就说吧的哀其不争。这个结局不会为张靓颖争到什么气。
所以张靓颖和其他有争议的女明星不一样,那些女明星,争议里多少有些自己的错,她们不是绝对的受害者,错误与喜爱交织顺理成章形成争议。
张靓颖的争议不在自我行为的错,在于她的微于尘埃,她的从一而终,她的逆来顺受,与女明星应该有的自信,与这个时代盼望的女性风采格格不入。
大家对她笼统的直观感受,不是憎恶,而是正如她歌里写的那样:恨铁不成钢。还加了一丝同情。
个人觉得,这种同情式的备受争议,对于女明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偶像之所以为偶像,意味着她身上要有意见领袖的强大,供以仰望。
否则人们看待她的作品,都会带有一丝苦情的心理,这个时代,最见不得女人苦情。
所以前些年,符合张靓颖的那些苦情歌,比如《画心》还能出圈,放眼现在,根本看不到什么传唱的苦情情歌了。就算从事业来看,张靓颖也要转型了。
现代女明星最重要的是什么?目前来看,就是没皮没脸,纵有万般诋毁,扛不住热搜上天天有她,看着看着,总会黑到深处触底反弹。
无数个女明星的口碑曲线证明了这一点。没皮没脸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韧性。
所以张靓颖的这一次亮相,我觉得是旨在去除这种同情分,增加一个女明星应该有的强大和任性。
但是我又有些隐隐的担心。我有一个田野观察,不一定对:能够把自己苦难消解成笑话,大大方方公诸于众的人,有一部分是活到了足够消解苦难的地位与年纪,可以称之为豁达。
另一部分则有一丝借口的味道,我活成今天这样,就因为这些,来笑我吧,我自己都觉得好笑。
我总觉得人得憋着一口气,气里埋着过去的屈辱、痛苦、不堪,一旦卸掉了,秘密都露出来了,处理成云淡风轻了,人也就停在彼处,再没有扬眉吐气的必要和志气了。
不得不又提到章子怡,她对过去那些几乎把她打到永不翻身的事情,没有一句辩解。她憋着那口气,带着宫二回来。足以覆盖掉所有的浪费公共资源律师函或者小作文。
因为慕强是人类骨子里的贱性。
用各种方式主动去消解争议也是一种处理方式,但如果没有后发之力支撑,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压力去面对,以及接续的彻底转型,这些消解会变成一种消耗。
就类似于你打我骂我,想在踩我头上,我尝试躺在地上,你就无处发力。但躺到了地上只是计策的权宜,人还是得自己站起来。希望这首歌,能成为张靓颖转型的第一步。
我又在想,张靓颖的巨大转变,也可能并不是出于事业的调整,可能也出于好的爱情。
她的现男友,是小她五岁的小提琴手陈秋莳,就是她歌里的前伴郎。温润如玉的长相,看起来就温柔如水。
他的微博上都是张靓颖,不由分说赞她美,为她撑腰,为她打气。
也许正是这样的男友,一点点填补了张靓颖内心的窟窿,让她有勇气以破釜沉舟的方式,与过去告别。
张靓颖告别的结尾才real,她没有斩钉截铁地宣告涅槃重生,她给自己留了一些真实的缝隙。《Dear Jane2》最后,她有一段疑惑的戛然而止的呢喃,她说:
Dear Jane,理想和现实,好像依然是很难调节。
这就是人生呀。哪有什么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就是勇敢交替着迷惑,砥砺前行。
希望前两天张靓颖上了热搜,热搜内容是「退一步会蹬鼻子上脸」。
热搜内容是张颖接受了一个采访,介绍了她在《中国新说唱》唱新歌《dear Jane2》的原委。
张靓颖说她刚开始没想写这个,但是看到网友一波又一波地拿她以前的事情来说,可能是生气了,于是在网上花了4个小时多小时收集资料,把网友骂她的话,写成了rap。
工作室发出的歌词里有很多叉掉的字,到成稿改了很多次,因为有一些原封不动的辱骂因为过于难听而不能用。
在被问到这些会不会刺激到她时,张靓颖说,事情本身不会刺激到她,她就是觉得烦,没完没了。
她从前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最近她写在手机上的感悟就是:退一步蹬鼻子上脸。
张靓颖说的那首歌之前也上了热搜,歌词确实令人咂舌,这个词语放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而是用来直观形容听到这首歌时的表情状态。
没有人会想到,张靓颖能够把她人生所有的「污点」放在歌词里,用rap的形式直抒胸臆。词曲都是她,随便拎两句给你们看看。她去了格莱美,红毯蹭的真是不要脸。/她学历是假的,英文是背的。/她最会崇洋媚外......国际标签全身贴怎么贴都是倒贴。/我的现男友也是我的前伴郎。/撕我这事没人能比我妈强。/
演唱会求婚求出圈......拿不到户口本也要办婚礼,为可笑的面子。
这rap基本上把自己所有的「黑点」,都复盘了一遍。土、蹭红毯、崇洋媚外,刷数据、演唱会向冯轲求婚、妈妈手撕冯轲。
其实最戳我的是以下几句:
「什么才能伤到她,只有她自己了如指掌,是爸爸回家要4岁的她去洗他的袜子,是长辈的那句谁让你不是个男孩子......」
雄鸡断尾啊,把可能之前不为人知的,藏在深处的原生家庭伤痕,那些真正无法愈合的还在汩汩淌血的口子,掀起衣角,指给人看。
怎么说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前一段还是在趾高气扬地宣战,这一段像是突然停下扇自己的耳光,吓得对手倒退三步,惮其之决绝。
这种类型的歌,比如说张雨琦,杨超越,李小璐,这些同样备受争议的女明星来唱,爆发的路径通畅,她们从来都是敢爱敢恨的性格,围观群众只需要捧个场。
可张靓颖唱出来舆论观感完全不一样。她在娱乐圈,属于那种低调、隐忍、甚至有些苦大仇深的典范。几乎是没有任何缓冲和转折,就在你面前炸了一个雷,变成了real的rapper里最real的那个。
我们聊过十几年前的超级女声,大家也知道,当时我投票投给了张靓颖。
后来我分析过自己当时的选择。当年我20出头,在一个极其传统家庭里长大。虽然叛逆是我整个青春期的主线,但原生家庭带来的,对女性的宗族性画像已经铭刻在我的审美里——
女孩子应为大家闺秀,慈眉善目,持重审慎,落落大方。为人行事也不要多什么花花肠子,不屑追求什么个性样子。
所以当时的张靓颖,就是我心中完美女性的内心投射。
你看她站在台上,就是中国传统女性温婉稳重的大气磅礴。唱歌技巧四平八稳,令人放心,海豚音技惊四座,是她稳健里突破性的实力证明。
没有什么先锋的发型,也没有什么性格的耍玩,她就站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唱歌,不卑不亢,不争不抢。
十几年过去了,时代和女性都在往前走。时代变得兼容并包,当时的周笔畅和李宇春,颠覆时代审美的两位,已经从历史的先锋变成了当下的时尚。
证明了她们当时的一飞冲天,来源于下一个下时代的现代性。
女性的独立大胆成为主流,一张独立女性牌是大王,会怼男权那是王炸,看看思文和杨笠。
而张靓颖在时代的前行中,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在潮水退去后,还站在沙滩上。所以她在演唱会上的求婚,以及后续一系列和冯轲私生活的曝光,才让人瞠目结舌。
一个持续在娱乐圈占有一席之地的女明星,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向比自己大18岁,18岁就在一起时的男友求婚。而对方在台上,没有欢喜,没有应允,是一种尴尬的局促。
之后才像利益共同体那样,补齐了解释说明和求婚。求婚现场,冯轲真是满脸都写着「高兴」。
这个时候张靓颖的妈妈出来了,状告冯轲和其公司,向公众公开了三点:1、冯轲让自己的女儿被小三。2、冯轲转移张靓颖的资产。3、冯轲行为不检点。
冯轲限制张靓颖的人际交往,把她从各方面剥离成一个空壳。十几年,张靓颖手上只有一张信用卡,一百现金都掏不出。
我前段时间去北京出差,小道得知这些居然都是真的。而张靓颖当时的求婚,大约是出于自己的自省,就是我都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他了,他还没有向我发出婚姻的请求,是不是因为我交付的还不够?
闹得满城风雨之后,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张靓颖说服了妈妈撤诉,一起出来做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声明,虽千万人吾往矣,和冯轲结婚了。
最后她和冯轲离婚收场,也没有引起什么震动,没有人看好这对夫妻,评论里充斥着「我就说吧」的哀其不争。这个结局不会为张靓颖争到什么气。
所以张靓颖和其他有争议的女明星不一样,那些女明星,争议里多少有些自己的错,她们不是绝对的受害者,错误与喜爱交织顺理成章形成争议。
张靓颖的争议不在自我行为的错,在于她的微于尘埃,她的从一而终,她的逆来顺受,与女明星应该有的自信,与这个时代盼望的女性风采格格不入。
大家对她笼统的直观感受,不是憎恶,而是正如她歌里写的那样:恨铁不成钢。还加了一丝同情。
个人觉得,这种同情式的备受争议,对于女明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偶像之所以为偶像,意味着她身上要有意见领袖的强大,供以仰望。
否则人们看待她的作品,都会带有一丝苦情的心理,这个时代,最见不得女人苦情。
所以前些年,符合张靓颖的那些苦情歌,比如《画心》还能出圈,放眼现在,根本看不到什么传唱的苦情情歌了(点击蓝字查看之前写的《无情歌》)。就算从事业来看,张靓颖也要转型了。
现代女明星最重要的是什么?目前来看,就是「没皮没脸」,纵有万般诋毁,扛不住热搜上天天有她,看着看着,总会黑到深处触底反弹。
无数个女明星的口碑曲线证明了这一点。「没皮没脸」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韧性。
所以张靓颖的这一次亮相,我觉得是旨在去除这种同情分,增加一个女明星应该有的强大和任性。
但是我又有些隐隐的担心。我有一个田野观察,不一定对:能够把自己苦难消解成笑话,大大方方公诸于众的人,有一部分是活到了足够消解苦难的地位与年纪,可以称之为豁达。
另一部分则有一丝借口的味道,我活成今天这样,就因为这些,来笑我吧,我自己都觉得好笑。
我总觉得人得憋着一口气,气里埋着过去的屈辱、痛苦、不堪,一旦卸掉了,秘密都露出来了,处理成云淡风轻了,人也就停在彼处,再没有扬眉吐气的必要和志气了。
不得不又提到章子怡,她对过去那些几乎把她打到永不翻身的事情,没有一句辩解。她憋着那口气,带着宫二回来。足以覆盖掉所有的「浪费公共资源」「律师函」或者小作文。
因为慕强是人类骨子里的贱性。
用各种方式主动去消解争议也是一种处理方式,但如果没有后发之力支撑,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压力去面对,以及接续的彻底转型,这些消解会变成一种消耗。
就类似于你打我骂我,想在踩我头上,我尝试躺在地上,你就无处发力。但躺到了地上只是计策的权宜,人还是得自己站起来。希望这首歌,能成为张靓颖转型的第一步。
我又在想,张靓颖的巨大转变,也可能并不是出于事业的调整,可能也出于好的爱情。
她的现男友,是小她五岁的小提琴手陈秋莳,就是她歌里的前伴郎。温润如玉的长相,看起来就温柔如水。
他的微博上都是张靓颖,不由分说赞她美,为她撑腰,为她打气。
也许正是这样的男友,一点点填补了张靓颖内心的窟窿,让她有勇气以破釜沉舟的方式,与过去告别。
张靓颖告别的结尾才real,她没有斩钉截铁地宣告涅槃重生,她给自己留了一些真实的缝隙。《Dear Jane2》最后,她有一段疑惑的戛然而止的呢喃,她说:
Dear Jane,理想和现实,好像依然是很难调节。
这就是人生呀。哪有什么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就是勇敢交替着迷惑,砥砺前行。
希望每一个女人都能在温柔的爱意里获得力量,更希望每一个女人都能拥有自给自足的爱和勇气。前两天张靓颖上了热搜,热搜内容是「退一步会蹬鼻子上脸」。
热搜内容是张颖接受了一个采访,介绍了她在《中国新说唱》唱新歌《dear Jane2》的原委。
张靓颖说她刚开始没想写这个,但是看到网友一波又一波地拿她以前的事情来说,可能是生气了,于是在网上花了4个小时多小时收集资料,把网友骂她的话,写成了rap。
工作室发出的歌词里有很多叉掉的字,到成稿改了很多次,因为有一些原封不动的辱骂因为过于难听而不能用。
在被问到这些会不会刺激到她时,张靓颖说,事情本身不会刺激到她,她就是觉得烦,没完没了。
她从前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最近她写在手机上的感悟就是:退一步蹬鼻子上脸。
张靓颖说的那首歌之前也上了热搜,歌词确实令人咂舌,这个词语放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而是用来直观形容听到这首歌时的表情状态。
没有人会想到,张靓颖能够把她人生所有的「污点」放在歌词里,用rap的形式直抒胸臆。词曲都是她,随便拎两句给你们看看。她去了格莱美,红毯蹭的真是不要脸。/她学历是假的,英文是背的。/她最会崇洋媚外......国际标签全身贴怎么贴都是倒贴。/我的现男友也是我的前伴郎。/撕我这事没人能比我妈强。/
演唱会求婚求出圈......拿不到户口本也要办婚礼,为可笑的面子。
这rap基本上把自己所有的「黑点」,都复盘了一遍。土、蹭红毯、崇洋媚外,刷数据、演唱会向冯轲求婚、妈妈手撕冯轲。
其实最戳我的是以下几句:
「什么才能伤到她,只有她自己了如指掌,是爸爸回家要4岁的她去洗他的袜子,是长辈的那句谁让你不是个男孩子......」
雄鸡断尾啊,把可能之前不为人知的,藏在深处的原生家庭伤痕,那些真正无法愈合的还在汩汩淌血的口子,掀起衣角,指给人看。
怎么说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前一段还是在趾高气扬地宣战,这一段像是突然停下扇自己的耳光,吓得对手倒退三步,惮其之决绝。
这种类型的歌,比如说张雨琦,杨超越,李小璐,这些同样备受争议的女明星来唱,爆发的路径通畅,她们从来都是敢爱敢恨的性格,围观群众只需要捧个场。
可张靓颖唱出来舆论观感完全不一样。她在娱乐圈,属于那种低调、隐忍、甚至有些苦大仇深的典范。几乎是没有任何缓冲和转折,就在你面前炸了一个雷,变成了real的rapper里最real的那个。
我们聊过十几年前的超级女声,大家也知道,当时我投票投给了张靓颖。
后来我分析过自己当时的选择。当年我20出头,在一个极其传统家庭里长大。虽然叛逆是我整个青春期的主线,但原生家庭带来的,对女性的宗族性画像已经铭刻在我的审美里——
女孩子应为大家闺秀,慈眉善目,持重审慎,落落大方。为人行事也不要多什么花花肠子,不屑追求什么个性样子。
所以当时的张靓颖,就是我心中完美女性的内心投射。
你看她站在台上,就是中国传统女性温婉稳重的大气磅礴。唱歌技巧四平八稳,令人放心,海豚音技惊四座,是她稳健里突破性的实力证明。
没有什么先锋的发型,也没有什么性格的耍玩,她就站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唱歌,不卑不亢,不争不抢。
十几年过去了,时代和女性都在往前走。时代变得兼容并包,当时的周笔畅和李宇春,颠覆时代审美的两位,已经从历史的先锋变成了当下的时尚。
证明了她们当时的一飞冲天,来源于下一个下时代的现代性。
女性的独立大胆成为主流,一张独立女性牌是大王,会怼男权那是王炸,看看思文和杨笠。
而张靓颖在时代的前行中,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在潮水退去后,还站在沙滩上。所以她在演唱会上的求婚,以及后续一系列和冯轲私生活的曝光,才让人瞠目结舌。
一个持续在娱乐圈占有一席之地的女明星,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向比自己大18岁,18岁就在一起时的男友求婚。而对方在台上,没有欢喜,没有应允,是一种尴尬的局促。
之后才像利益共同体那样,补齐了解释说明和求婚。求婚现场,冯轲真是满脸都写着「高兴」。
这个时候张靓颖的妈妈出来了,状告冯轲和其公司,向公众公开了三点:1、冯轲让自己的女儿被小三。2、冯轲转移张靓颖的资产。3、冯轲行为不检点。
冯轲限制张靓颖的人际交往,把她从各方面剥离成一个空壳。十几年,张靓颖手上只有一张信用卡,一百现金都掏不出。
我前段时间去北京出差,小道得知这些居然都是真的。而张靓颖当时的求婚,大约是出于自己的自省,就是我都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他了,他还没有向我发出婚姻的请求,是不是因为我交付的还不够?
闹得满城风雨之后,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张靓颖说服了妈妈撤诉,一起出来做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声明,虽千万人吾往矣,和冯轲结婚了。
最后她和冯轲离婚收场,也没有引起什么震动,没有人看好这对夫妻,评论里充斥着「我就说吧」的哀其不争。这个结局不会为张靓颖争到什么气。
所以张靓颖和其他有争议的女明星不一样,那些女明星,争议里多少有些自己的错,她们不是绝对的受害者,错误与喜爱交织顺理成章形成争议。
张靓颖的争议不在自我行为的错,在于她的微于尘埃,她的从一而终,她的逆来顺受,与女明星应该有的自信,与这个时代盼望的女性风采格格不入。
大家对她笼统的直观感受,不是憎恶,而是正如她歌里写的那样:恨铁不成钢。还加了一丝同情。
个人觉得,这种同情式的备受争议,对于女明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偶像之所以为偶像,意味着她身上要有意见领袖的强大,供以仰望。
否则人们看待她的作品,都会带有一丝苦情的心理,这个时代,最见不得女人苦情。
所以前些年,符合张靓颖的那些苦情歌,比如《画心》还能出圈,放眼现在,根本看不到什么传唱的苦情情歌了(点击蓝字查看之前写的《无情歌》)。就算从事业来看,张靓颖也要转型了。
现代女明星最重要的是什么?目前来看,就是「没皮没脸」,纵有万般诋毁,扛不住热搜上天天有她,看着看着,总会黑到深处触底反弹。
无数个女明星的口碑曲线证明了这一点。「没皮没脸」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韧性。
所以张靓颖的这一次亮相,我觉得是旨在去除这种同情分,增加一个女明星应该有的强大和任性。
但是我又有些隐隐的担心。我有一个田野观察,不一定对:能够把自己苦难消解成笑话,大大方方公诸于众的人,有一部分是活到了足够消解苦难的地位与年纪,可以称之为豁达。
另一部分则有一丝借口的味道,我活成今天这样,就因为这些,来笑我吧,我自己都觉得好笑。
我总觉得人得憋着一口气,气里埋着过去的屈辱、痛苦、不堪,一旦卸掉了,秘密都露出来了,处理成云淡风轻了,人也就停在彼处,再没有扬眉吐气的必要和志气了。
不得不又提到章子怡,她对过去那些几乎把她打到永不翻身的事情,没有一句辩解。她憋着那口气,带着宫二回来。足以覆盖掉所有的「浪费公共资源」「律师函」或者小作文。
因为慕强是人类骨子里的贱性。
用各种方式主动去消解争议也是一种处理方式,但如果没有后发之力支撑,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压力去面对,以及接续的彻底转型,这些消解会变成一种消耗。
就类似于你打我骂我,想在踩我头上,我尝试躺在地上,你就无处发力。但躺到了地上只是计策的权宜,人还是得自己站起来。希望这首歌,能成为张靓颖转型的第一步。
我又在想,张靓颖的巨大转变,也可能并不是出于事业的调整,可能也出于好的爱情。
她的现男友,是小她五岁的小提琴手陈秋莳,就是她歌里的前伴郎。温润如玉的长相,看起来就温柔如水。
他的微博上都是张靓颖,不由分说赞她美,为她撑腰,为她打气。
也许正是这样的男友,一点点填补了张靓颖内心的窟窿,让她有勇气以破釜沉舟的方式,与过去告别。
张靓颖告别的结尾才real,她没有斩钉截铁地宣告涅槃重生,她给自己留了一些真实的缝隙。《Dear Jane2》最后,她有一段疑惑的戛然而止的呢喃,她说:
Dear Jane,理想和现实,好像依然是很难调节。
这就是人生呀。哪有什么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就是勇敢交替着迷惑,砥砺前行。
希望每一个女人都能在温柔的爱意里获得力量,更希望每一个女人都能拥有自给自足的爱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