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纪录片复刻版《冷酷蓝天》(The Cold Blue)中B-17轰炸机成员。

片名:《冷酷蓝天》

导演:埃里克·尼尔森(Erik Nelson)

评级:NR(没有定级的电影)

时长:1小时12分钟

首映日期:HBO 2019年6月6日

评分:5星(最高)

美国波音的B-17重型轰炸机被称为“飞行堡垒”,它们能在严重受损的情况下设法着陆——前提是尚有余力返回家园时。但有些时候,这些体积庞大的飞机需以极相近的间隔飞行,冒着撞机的风险而最终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冷酷蓝天》(The Cold Blue)是导演艾瑞克·尼尔森(Erik Nelson)拍摄的一部发人省思的纪录片,由记录美国第八航空队(the Eight Air Force)成员英勇事迹的多段镜头修复后混合剪接而成。这些成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往德国领空执行了极其危险的空击任务。影片中展现出卓越的英雄主义,和当今愤世嫉俗和沽名钓誉的社会氛围相比,可能令人难以置信。

影片主要使用了集导演、制片和编剧于一身的美国忠诚爱国者威廉·韦勒(William Wyler)所拍摄的镜头,韦勒曾是1959年电影“宾虚”(Ben-Hur)和1939年电影“呼啸山庄”的导演。影片中还使用了一小队电影摄影技师拍摄的镜头,他们和韦勒都曾是第八航空队的随队成员,拍摄了多名空军飞行员在一架名为“孟菲斯美女号”(Memphis Belle)波音B-17战斗机上执行任务时的场景。除了使用摄于70多年前的历史镜头,尼尔森还从静态摄影和扣人心弦的旁白叙述,尽可能的还原事件的细节。

那些曾经的牺牲

这些强悍有力、毫无夸饰的空中战斗机,不仅驾驶起来十分危险,坐起来也十分令人难受。很多退伍空军都回忆称,在少见的“好天气”里,机内均温是20摄氏度;而在其他时候,机内温度最低可降至零下60摄氏度。

与执行夜间任务的英式战斗机不同,美国空军在二战中的任务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投掷炸弹,还要不停的躲避地面德军针对他们而布下的防空炮弹。执行这一任务是非常艰苦的,韦勒的一名摄影师就在一次拍摄中惨遭射杀,韦勒本人也失去了一只耳朵的听力。

韦勒是一位出生在阿尔萨斯的犹太人(阿尔萨斯当时属德意志帝国,今属法国境内)。他于1920年代来到美国,1942年投身美国空军,获得了陆军少校的头衔,共计服役三年。在执行与德军对战的多次危机四伏的任务中,给予了他和他的团队拍摄纪录片的绝佳机会,早期命名为:“孟菲斯美女号:飞行堡垒的故事”(The Memphis Belle: A Story of a Flying Fortress)。

如今,这部经重新复刻、重组珍贵片段的影片,已于2019年5月23日上映,并于6月6日在HBO电视台进行首映,这一天恰好是诺曼地登陆的75周年纪念日。

火烧眉头时的镇定

一架波音B-17战斗机平均执行任务的时长为11小时——飞到指定目的地要开5个半小时,飞回来再用5个半小时,当然前提是执行任务者得以生还。

驾驶“飞行堡垒”的年轻飞行员们平均年龄仅为19-25岁。他们都是虔诚的信神者,并有亲人在家乡守候,期盼有朝一日能荣归故里。但不幸的是,他们人均执行任务的次数在25次以上,整体生还率在25%以下。

团队的成员们需要做的是,先飞数百英里抵达目的地,投掷两吨重的炮弹,然后以最快速度飞回大本营。他们在投掷炮弹时要尽可能的精准,他们通常能做到。统计显示,他们投掷的炮弹约三分之一落在了离指定目标1000英尺内,这便是他们重压之下展现出非凡意志力的证明。

影片以过饱和的色调展现出近乎梦幻的氛围。我们看到了美国空军简报室的内部环境,打击德军的目标被极其精准地标示在地图上。我们还看到了飞行员们如何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装扮他们的飞机——流露出小伙子们试图缓和阴郁气氛的人性的一面。

《冷酷蓝天》是对第八航空队2万8千名为国捐躯的成员们的礼赞,其中包括摄影师哈乐德·坦南鲍姆(Harold Tannenbaum)。纪录片中,幸存的第八航空队成员们认为自己的英勇行为不值一提,体现出的谦逊态度令人惊叹!

这部影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记录了1940年代爱国主义的精神风貌,将飞行员们谦逊而无私奉献的美德,通过细节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简介:

伊恩·肯(Ian Kane)是来自洛杉矶的电影制片人和作家。欲了解更多,请访问:DreamFlightEnt.com或:Twitter.com/ImIanKane。